您好,欢迎光临山东德衡(枣庄)律师事务所网站!
设为首页 ┆ 加入收藏 ┆ 联系我们
0632-8171019
  • 首页
  • 走进德衡
  • 律师团队
  • 德衡动态
  • 理论研究
  • 经典案例
  • 党建之窗
  • 法规汇编
  • 媒体访谈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德衡简介
  • 资质荣誉
  • 环境展示
  • 会议
  • 培训
  • 活动
  • 民商理论
  • 刑事理论
  • 综合研究
  • 裁判文书
  • 指导案例
  • 原创案例
  • 党建规范化建设展示
  • 党建活动
  • 德学社
  • 知识产权
  • 建筑房产
  • 民事侵权
  • 诉讼程序
  • 婚姻家庭
  • 企业管理
  • 金融证券
  • 契约合同
  • 土地矿产
  • 刑事法规
  • 律师风采
  • 专业团队
  • 德学社
  • 山东德衡(枣庄)律师事务所
  • 山东德衡(枣庄)律师事务所
  • 山东德衡(枣庄)律师事务所
  • 山东德衡(枣庄)律师事务所
经典案例 case
  • ·  冯克法律师代理某华润公司诉华润...
  • ·  金蝉脱壳可逃债,面纱被揭何遁形...
  • ·  挂靠施工合同无效,相关主体责任...
  • ·  为央视一套“今日说法”“酒瓶里...
  • ·  李某贪污、受贿、非法经营同类营...
  • ·  工商局未尽合理审查义务,法院判...
  • ·  王某贩卖运输毒品案件——以证据...
  • ·  剥茧抽丝,强奸还是猥亵?...
  • ·  竟业限制约定需谨慎...
快速链接 link
综合研究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研究

年老了,有孩子赡养,还能要求另一方支付扶养费吗?

发布:山东德衡(枣庄)律师事务所浏览:958次

鲁法案例【2024】689

(图源网络 侵删)

案情简介

韩某与高某婚后育有二子,均已成年。韩某无正式工作,无收入,因脑梗塞、心脏病等疾病多次入院治疗;高某系退休人员,每月退休金4000余元。2022年7月后,双方分开生活,韩某随次子生活,高某随长子生活。2021年至2022年,韩某多次通过高某银行卡支取现金80000元。双方分开生活后韩某因医疗支出花费15000余元。2023年8月,韩某诉至法院,要求高某对其履行扶养义务,每月支付扶养费直至其去世及已花费的医疗费18000元。

法院审理

法院经审理认为,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。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,需要扶养的一方,有要求对方给付扶养费的权利。本案中,原告无收入,且患有多种疾病,被告系退休人员,每月退休工资4000余元,故韩某要求高某支付扶养费,法院予以支持。对于扶养费数额,综合考虑原告实际需要、本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、高某经济能力等因素,酌情认定高某每月支付韩某扶养费1200元。对于韩某请求的医疗费18000元,结合韩某通过高某银行卡支取80000元现金、且双方分开生活后韩某实际支出医疗费15000余元的事实,法院认为上述款项足以负担目前的医疗开支,故韩某要求高某再行支付医疗费的诉讼请求,法院不予支持。对于扶养费履行终止期限,韩某主张履行期限至其去世之日,鉴于其间存在诸如离婚、恢复共同生活抑或承担扶养义务一方死亡等不确定性因素,韩某仅择其一情形主张权利不当,法院确定扶养费履行期限至原、被告婚姻关系消灭之日。其间如出现其他阻却履行事由,当事人均有权行使不再履行义务抗辩权。综上,法院判决被告高某每月15日前支付原告韩某扶养费每月1200元,直至原、被告婚姻关系消灭之日。
随后,被告高某提起上诉,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现一审判决已生效。

法官说法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,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。需要扶养的一方,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,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。但扶养费请求权能否得以实现,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1.夫妻一方确需扶养;2.另一方具备扶养能力而不履行扶养义务。
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是基于夫妻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法定义务,不因分居或者子女承担赡养义务而免除,只要在法律上婚姻关系仍在存续期间,夫妻之间就有在物质上、生活上、精神上相互帮助、相互照顾、相互扶养的义务。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还有财产性特征,可以通过给付扶养费或者实物等方式履行。“夫妻”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称谓,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,拒绝履行扶养义务不仅要承担给付扶养费等民事责任,严重的还要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来源、转载:山东高法

特别提示

凡本微信公众平台标明“转自”或“来源”的作品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平台所有,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,供读者学习、参考,不代表本所公众号观点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微信后台留言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,非常感谢!

扫码关注我

一起感受法律的魅力



  • 上一篇:商业回扣型行为的刑事规制与裁判思路
  • 下一篇:如何让微信记录成为有效证据?法官建议你这样做
友情链接:
  • 中国人大网
  • 最高法院
  • 最高检察院
  • 中国司法部
  • 中国公安部
  • 知识产权局
  • 中国证监会
  • 中国银监会
  • 中国保监会
  • 国资委
  • 发改委
  • 工商总局
  • 商标局
  • 中国贸仲、中国海仲
  • 中国律师网
  • ALB LEGAL NEWS
  • 中小企业协会
  • 知识产权局
  • 中国民商网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走进德衡
  • 律师团队
  • 德衡动态
  • 理论研究
  • 经典案例
  • 建党之窗
  • 法规汇编
  • 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16 山东德衡(枣庄)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
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黄河路3666号双子星广场A2东塔楼24层 邮编:277800 E-Mail:zaozhuang@deheng.com HTML地图 XML地图
鲁ICP备18033855号-1

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172号

微信扫一扫
分享手机网站